乐生活

首页 房产 财经 文化创意 社区生活

互联网+动作频频 银行在改变但不要什么都抓

分类:财经资讯 日期:2015-04-22 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1067

李小姐是互联网金融风口下的一个缩影。

李小姐是购物达人,一部分收入放在余额宝里面,既可以获得收益也可以进行网上购物。不过最近余额宝里面的钱也不多了,一家银行理财经理给她打了个电话,推荐一款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比余额宝高,李小姐注册了该行的手机银行申购了理财产品,同时关注了这家银行的微信银行,方便查询了解最新理财产品。

李小姐这些琐碎的小事也正是银行业互联网金融业务时刻都在上演的《速度与激情》。

“如果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这是三年前马云说的话。

过去一年,银行的变化已经非常明显。商业银行不断推出线上支付、投融资、理财、O2O金融服务甚至社交平台等网络金融平台,逐渐形成了以直销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银行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传统银行也正在经历着一个对互联网金融认知、探索、融入、特色发展的渐变过程,抢占身边的每一个“李小姐”。

传统银行频“联网”

随着3月来各家银行的年报发布,互联网金融也在其中占据了相当篇幅。在经历了余额宝、P2P、微信支付等一系列冲击后,传统银行在网点转型、产品开发等方面纷纷“联网”。

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首家网络金融产品O2O体验店;建设银行推出了电商平台“善融商务”,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创新网络金融服务;农业银行则着力打造面向“三农”的垂直电子商务和信息资讯服务平台。

截至目前超过20家银行建立了直销银行,其中上市银行超过8家,包括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等商业银行。直销银行使得银行不受地域限制、网点限制、规模限制,在互联网地盘有了“无限扩张”的可能。

声势最大的当属宇宙行——工行。今年3月,工行发布他们的互联网金融品牌——EICBC,电商平台融e购、社交通讯工具融e联、直销银行融e行三大平台剑指天猫和微信。

工商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称,直销银行直接提升了金融服务便捷性,在线开户,全流程在线服务,免去了去网点排队奔波等情况。另外,直销银行更是直接省去了网点运营费用和人工费用,使得经营成本大幅降低,这就有助于让利给客户,是一个双赢的发展模式,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银行已经不再是单纯引进互联网技术,开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而是将互联网引入到各个业务层面。”银行人士称。

网点服务从线下到线上

“银行是变化的行业,我们不会等待别人来改变。”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说。

银行业协会的数据可以反映这种变化。2014年,原有的网点规模居前的工行、中行、建行、交行,甚至邮储银行柜员配备均比2013年明显减少。

“传统的物理网点+柜员的服务方式在现在互联网时代有些落伍,在电子设备普及高的地区,这样既节约了银行的成本,客户也觉得方便,还可以缓解排队的问题。”一家国有银行人士称。

从目前已披露的11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2014年银行系对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网上银行、电子商务、微信银行等纷纷加大投入和创新力度。电子银行业务以两位数增速大步迈进。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离柜交易达1167.95亿笔,比上年增加204.56亿笔,交易金额达1339.73万亿元。银行业平均离柜率达到了67.88%,同比增加4.65个百分点。

年报数据显示,招商银行替代率保持行业第一,电子银行替代率为93.32%。作为银行网点最多的农业银行,该行2014年电子渠道的交易占比已接近90%。

以手机银行客户数为例,工行、建行继续领跑,分别以1.5亿户及1.47亿户位列前两名。不少股份制银行增速更快。浦发银行手机银行客户数达到664万户,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分别是上一年的4倍和5.5倍。

民生银行一名工作人员对新京报记者说,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大背景下,客户使用银行互联网金融服务的黏性要比没有使用的客户明显更强,所以前期在开发客户上各家银行各路出招,增强与客户黏性。

目前一些年轻客户不再去柜台,喜欢在网上解决吃穿住行等方面的问题,银行为了激活这些存量客户,就必须发展互联网金融。随着大力推进互联网金融产品、搭建一站式服务平台,未来银行可以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全面竞争。“传统银行业不拥抱互联网可能会失去客户、失去地位和利润。”

借互联网金融战略转型

利率管制时期银行是“跑马圈地”靠“手脚并用”粗放式地抢市场;但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转型已是各大银行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

除平安银行同比大增30.1%,多家银行净利润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幅下降趋势。其中,中信、招行、民生净利润增速也下滑至个位,分别为3.87%、8.06%、5.36%,不少银行的利润增速没有跑赢GDP增速。

改变过往的靠天吃饭赚利差的盈利模式,银行寻找互联网突破口。

评论人士余丰慧表示,内外交困、腹背受敌的窘境,倒逼传统银行必须加快转型,转向以互联网金融为核心,而不仅仅是传统意义的中间业务。

不过,市场上也有担忧之声。有银行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经营环境严峻,转型需求更为迫切,但银行转型谈何容易。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以用户体验为主,而传统金融机构产品设计方面防控风险更为重要,效率相对较低。对于发展互联网金融,银行的业务定位和产品设计都是较大考验。同时,银行借助互联网转型,对于有些银行而言,只是多了一个接口,多了个销售渠道,互联网精神并没有被过多考虑。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路径会有不同,但最后终将殊途同归。对于工商银行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是来自于跨界竞争者,而是我们自己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创新进取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新趋势。”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

(下转B11版)

●无论是互联网企业,还是商业银行,虽然创新路径会有不同,但最后终将殊途同归。对于工商银行而言,真正的挑战并不是来自于跨界竞争者,而是我们自己能否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金融生态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以创新进取的心态拥抱技术变革新趋势。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

●21世纪的主题是合作,是各种资源的整合,因此互联网金融的前途在于金融互联网和数据的整合,叠加出现新效应。

——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

●传统的银行拥有数千万甚至数亿的客户群和大量的数据,这是发展互联网金融的良好基础,关键是如何通过互联网金融把这些大量的客户和数据科学、高效地用起来,这也是传统银行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交通银行董事长牛锡明

2014年银行业互联网金融发展情况

网上银行

●个人客户数达到9.09亿户,新增1.5亿户,同比增加19.71%;

●交易笔数达608.46亿笔,同比增加21.59%;

●交易总额达1248.93万亿元,同比增加17.05%。

手机银行

●个人客户达到6.68亿户,新增1.56亿户,同比增加30.49%;

●交易笔数达106.89亿笔,同比增加114.63%;

●交易总额达31.74万亿元,同比增加149.12%。

微信银行

●个人客户约3666.81万户,全年交易总量达2.92亿笔;

●交易总额达1073.67亿元,是去年的161.45倍。

电商平台

●个人客户达到7928.56万户;

●交易总量22.83亿笔;

●交易总额达1.72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整理:郭永芳

【对话专家】

“银行做互联网金融不要什么都抓过来”

站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风口,银行业纷纷制定各自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战略,加快人才引进和组织机构调整步伐,并开展了平台、产品、服务、宣传推广等系列创新,进军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势头强劲。对于传统的商业银行而言,互联网金融是机遇还是挑战?转型互联网对银行战略意义如何?目前问题有哪些?如何破解?新京报记者专访了3位业内专家。

传统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应有分工

新京报:面对互联网冲击,传统银行纷纷主动拥抱,但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银行的互联网+都是产品的互联网化,而没有做到真正的互联网思维,你观察的银行是怎么做互联网金融的?

曾刚:银行对互联网的态度是把互联网当成一种营销的平台,当做现有渠道的一种补充。从目前发展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进行金融交易、获取金融服务等都是在网上开展,意味着传统物理网点提供的服务开始慢慢向互联网平台转移,像PC端、手机移动端等,银行需要在这些方面进行调整。

另外一方面是对现有服务及模式优化,传统银行现在也开始在网上有很多销售,开始做直销银行,物理网点的成本高,排队现象严重,辐射范围是有限的,直销银行把这些克服了。

汤敏: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金融互联网的概念一定要分清楚,金融互联网实际上传统银行都在做,但是做得不是很好,还有更好的余地去开展。

但是互联网金融虽然现在提得比较多,传统银行并不是特别有优势。传统银行更多是在做金融互联网,传统银行应该把更多精力放在做好金融互联网上,把更多的空间留给互联网金融。因为,传统银行和互联网金融是有一定的社会分工的。

新京报:互联网对银行来说战略意义在哪?从现实看,银行内部传统业务跟互联网业务还是有一定冲突,传统金融跟互联网金融应该如何区别?

曾刚:银行已经开始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并开始了调整。主要是对原来电子渠道的补充、顺应现在的形势和互联网结合的一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创新等。比如银行也开始做网上商城。

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特点和银行还是有一定差异的,银行在如何坚持原有的状态下,去拓展互联网方面的产品还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也只是刚刚开始一个探索。

汤敏:银行的互联网金融战略意义其实有很多,比如对一般客户加强互联网方面的服务、减少排队、把金融互联网做得更简洁、成本更低等。其次,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结合起来,把诚信做好,也是传统银行应该做的事情。再者,传统银行的优势是做大中客户,真正的小客户并不是传统银行的优势。但是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传统大银行也不得不去做,在这方面其实互联网金融更有优势,何不让互联网金融去做,把这部分市场让出来。

传统银行,特别是传统的大中型银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大中企业上,其实这是一种社会分工,不是说传统银行不能做,只是有点“高射炮打蚊子”,成本上太高,划不来。

曹和平:金融创新对于银行是至关重要的,商业银行必须要改革,需要向互联网金融巨头们好好学习。当时阿里巴巴做支付平台的时候,商业银行说国家6万亿元交易是公开业务市场上重要的工具和支撑平台,如果他们不能做这个资金安全保障的话,就可能会出问题,结果商业银行强调安全就丢了结算平台,所以像阿里巴巴做的很多东西应该是传统银行学习的地方。

银行做互联网金融应有底线思维

新京报:目前看银行的互联网+转型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你认为其中存在哪些问题?

曾刚:银行比较传统,有中前管控、外部的监管,包括自身的经营理念都是保守的;而互联网首先不考虑风险,把创新放在第一位。当两种完全不同的经营模式相结合的时候,确实会面临一定的问题。

银行对互联网是比较保守的一个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有意义的,毕竟里面风险未知,适度的风险管控是有必要的。不好的地方就是限制了银行创新的幅度和能力,因为有些互联网企业做的事情,银行可能做起来就相对较慢了。内部的业务流程、风控的要求、银行自身的监管理念都没有把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提到一个非常高的高度。

实际没把银行战略转型升级的要求达到一定高度,这是未来银行需要深刻反思的。就像工行近期把转型战略,放到了整个工行的层面,这些是未来银行要放到战略位置去对待的,而并非简单被动式的调整。

汤敏: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风险,传统银行在做互联网金融时也要有新的诠释。

譬如按照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有了抵押就没有风险或者风险很小,但是从新的角度看,可能就是风险点。房地产市场如果出现大幅滑坡,那么房产抵押就是风险而非保险所在。因此,从“旧常态”到“新常态”的变化中,什么是风险?什么是机会?什么是底线?都需要银行站在新的角度进行评估,加快探索与实践。

曹和平: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可能有一定的差距。未来5年到15年,将有一批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在动员信用资源方面超越商业银行业务;一批非交易所的金融机构从事柜台交易超越OTC市场业务;一批非期货公司的金融机构从事期货、期权和各类衍生品业务超越经纪做市机制。

互联网金融如果达到最好的程度的话,不仅仅是渠道的改变,是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来创造。银行目前把更多精力放到了渠道上,把互联网看成一种手段,也能够提高银行效益。

在混业经营交叉持牌的时代要转变方式,否则就会被收购、被兼并、被边缘化甚至被遗忘。

新京报:对于解决这些问题,你有什么建议?

曾刚:互联网时代,就像原来互联网行业跑过来抢了银行的客户、打到地盘上来了,是一种被动的调整。未来调整是一种更主动的,站在战略规划的层面去更充分的认识。

传统银行要明确定位,自身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银行,优势是什么,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去认识发展,才可能找到真正适合自身的模式。至于具体模式是什么,很难讲,发展刚刚开始,方向很难说得清楚,但是必须去尝试,哪怕试错了也要去做,这就是一种进步。

汤敏:归结到社会分工的问题上来。包括金融互联网可以做很细的东西,但是如果传统银行去做成本高,其实并不划算。

传统银行更应该去做强项,不要什么都想去抓过来。同时要有很好的征信体系,这些小微企业如果找到银行,银行不愿意借钱出来,通过互联网方式,就可以减少很多手续和成本,老百姓把款贷给了小微企业,收入也会高一些,反过来小微企业直接从老百姓手里借钱,成本也低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

B10-B11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郭永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