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专线:025-58525800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暴风雨让我们有些惊慌
一场风雨却让我们的心聚的更紧,顽强的中国历来如此!
许多中国人都为昨天夜里的一场国际性会议而牵挂:世界卫生组织(WHO)召开紧急会议,对此次我国发生的新冠病毒疫情重新,结果是遗憾的:会议决定将疫情列为国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我们关注的不仅是会议结论,更关心疫情的发展状况以及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武汉还在奋力抗争疫情,全国人民心都被疫情牵动,医护工作者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抗疫前线,所有中国人都行动起来防范疫情扩散,等待着战胜疫情到来那天。但是,疫情目前尚在最后的疯狂时期,肆虐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而这同时,我们的心里还承受着疫情可能给后期的中国带来各种各样不可测的危机。
疫情影响经济而不是疫情的定性影响经济
疫情对经济的影响从我们自身历史还是全球来看,大家都有借鉴和心理准备,世卫组织没有将中国列为疫区;充分肯定中国抗击病毒的努力;突发事件是面向世界的;呼吁各国不要影响国际贸易和国际航线,根据中国疫情情况可以撤销疫情定性状态。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疫情防疫都在伸出援助之手,不仅给予道义上的支持,也捐赠大量防疫物资。抗争冠状病毒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奋斗,面对抗病毒,世界人民的心也是在一起的。
疫情的发生,不管国际组织如何定性,疫情本身对我们经济的短期影响就是存在的,我们也有了心理准备,同时也一定在针对这些问题做预见性的应对。
本次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体现在需求和生产可能会降温,投资、消费、出口均受明显冲击。对具体行业的影响可能涉及较广:旅游、电影、餐饮、交运、教育培训、房地产等都会有影响。
受到防控疫情的需要,很多企业生产复工冲击也大,对生产生活都有影响,但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严格的自我约束和管控是战胜病毒最关键有效的方法。
疫情面前 我们曾经身强力壮 如今弱不禁风?非也
最近,有不少文章将此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对比,以此来分析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其中很多观点引用数据并做如下分析:
“2003年“非典”的爆发,当年二季度拉低了GDP1.4个百分点的增速。”
“去年我国经济GDP增速为6.1,而2003年GDP增速高达9.3,今天的中国面临的经济增长压力比“非典”时期要严峻。而世界性经济衰退的风险也一直萦绕。”
很多观点认为我们今天面对疫情,国内国外经济发展状况和“非典”时期都不一样了,现在的压力更大。实际情况呢,虽说数据反映的情况的确如此,但简单结论今年抗疫后,经济状况结果会比上次差就有失偏颇了。
如今我们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我国对外经济输出的能力也比2003年更强,一带一路等参与国际经济发展建设的力度比以往都强。国内巨大的消费市场,即使因疫情影响短期受到压制,但后期一样会焕发出活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数据,但却提高了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也反映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普遍信心。
不分心 齐心战胜病毒明天依旧阳光灿烂
当前,全民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做好病毒的防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带头倡导新风尚。积极引导身边亲朋好友减少外出。带头弘扬正能量,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提升群众疫情防范能力。带头做好卫生防护,杜绝侥幸心理,带头搞好个人、家庭卫生。带头参与疫情防控。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动做好个人与社区邻里的健康监测,发现疫情应劝导其就近就医,并及时向社区负责同志上报,严格执行疫情零报告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