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专线:025-58525800
写在前面
深秋时节,高淳固城湖螃蟹销售进入尾声,螃蟹产业的各个环节都开始盘算这一季的收成。
今年高淳固城湖螃蟹养殖面积约23万亩,总产量预计超过1.73万吨,螃蟹交易额预计达20亿元。固城湖螃蟹产业链正在不断拉长,从业人数越来越多。据统计,目前高淳43.9万人口中,螃蟹从业人员就达10万人,螃蟹养殖业拉动苗种培育、水草种植、螺蛳、饲料渔药、增氧监测、渔网渔具、运输装卸、技术服务以及品牌运作、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商贸旅游、餐饮服务等2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庞大产业链,开创了“一蟹先行、诸业并进”的局面,成为全市最大农业特色产业。
大众品蟹,带火旅游和电商产业
高淳拥有中国首个国际慢城,拥有高淳老街、游子山国家森林公园等5个景区。每年螃蟹节期间,高淳都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蟹赏景。每到周末,各大景区游人如织,饭店座位爆满,固城湖大桥下的农家乐更是一座难求。
为提升游客体验感,各景区还在螃蟹节期间推出丰富活动,包括今年的万人瑜伽节、非遗文化展演等活动,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当地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螃蟹节期间,高淳接待游客近300万人次。
而随着冷链生鲜物流越来越发达,让“吃货”不到现场也能品尝到高淳大闸蟹。
不久前,家住鼓楼区的沈先生用手机在网上买了10只螃蟹,记者对该订单跟踪发现,螃蟹在从高淳蟹塘到沈先生手里,只花了8个小时。
当电子商务逐渐兴起,冷链物流逐渐覆盖收寄、投递以及运输全环节,螃蟹开始“触网”。
为提高物流速度,南京电子商务协会去年与顺丰速运、高淳电子商务协会共同建立全国首个区域农产品上行的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慧农云仓”基地,为固城湖螃蟹运输开辟了“绿色通道”。
“每天早上6点开始准备发货,最多时一天能发2万单。”高淳固城湖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刚介绍,基地率先引入全自动封装设备,日处理螃蟹订单接近4万件,仅捆扎工人就有20多人,他们每扎一只螃蟹有5毛钱收入,干得最多的工人一天能挣2000元。
越来越多的螃蟹从田间直接送到消费者手里。在水慢城附近养蟹的倪大姐这几年尝试在朋友圈卖蟹,网上销售的价格是市场批发价的2倍多。蟹农陈顺虎虽然不懂网上卖蟹,但他的女儿和其他亲朋好友都帮忙在网上卖。
记者了解到,近几年,一大批“蟹二代”返乡创业,他们文化层次较高,也更青睐电商销售。固城镇花联田家仝久宏的公婆养殖螃蟹,她负责在网上卖,坚持高品质高价格,2017年网销螃蟹近30万元;淳溪街道蟹农胡德红养殖螃蟹55亩,他说如果以批发价销售,只能赚几万元,通过网上销售,有望实现利润20万元。
统计显示,截至去年,高淳全区有螃蟹平台电商600余家,微商4000余家,螃蟹网上销售接近螃蟹总销量的20%,销售额已达3亿元。顺丰速运高淳分部今年的螃蟹订单量增加至150万单,同比增加50%。
生态养蟹,带动“三荤三素”交易发展
今年57岁的陈顺虎是高淳阳江镇螃蟹养殖户,养蟹已有20多年,家有蟹塘28亩,目前螃蟹已基本卖完。他养的螃蟹规格大有“颜值”,总能卖到市场最高的价格,每亩收入超万元。问他养殖秘诀,他笑着说:“吃得好就长得好。”
老陈一直按照高淳区农业局水产养殖专家研究出的螃蟹生态养殖模式进行养殖,给螃蟹喂“三荤三素”,即螺蛳、小鱼、小虾,大豆、玉米、水草。他说,螃蟹养殖离不开螺蛳,蟹苗刚下塘时,螺蛳可以净化水塘水质,螃蟹慢慢长大,螺蛳又是螃蟹的最佳饲料。因此,他一直坚持买最好的螺蛳。
周天寿就是老陈家螺蛳供货商,也是高淳有名的螺蛳经纪人,他最早也是螃蟹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发现螺蛳的巨大市场后,进入螺蛳市场。
“最初只有十来家在离水产市场约1公里的地方路边交易,后来从事螺蛳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为了安全和有序,区政府在就近区域辟出一块空地,设为螺蛳市场,派专人进行市场管理。”周天寿说。
每年4—7月间是螃蟹食用螺蛳的高峰期,也是螺蛳销售旺季,每天晚上都有两三百辆运输车出入。周天寿一年能卖出600吨螺蛳,年收入约40多万元,他坦言“比养螃蟹还划算”。
螺蛳市场负责人高建明介绍,每亩蟹塘要投放1吨螺蛳,目前整个螺蛳市场从业者约有五六百人,仅市场内交易额就能达2亿元。
固城湖螃蟹不仅吃得好,“住”得也好。高淳水产专家、固城湖螃蟹研究所负责人陈贤明从事水产研究三十多年,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出一套生态养殖技术。
“优质水环境是养好螃蟹的关键条件。”陈贤明说。在外部大环境上,高淳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不断提升水质。对蟹塘小环境,则利用水草、螺蛳及固城湖水,为螃蟹营造干净且营养丰富的生态。
一种名叫轮叶黑藻的水草成为螃蟹生态养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带动水草产业不断发展。高淳桠溪镇成为全国闻名的水生植物种植基地,水草远销上海、浙江、台湾等地,种水草效益远高于种水稻。王田福是桠溪镇最早一批种水草的农户,1999年就成立了高淳田福水草种植合作社,村里20多户村民纷纷跟着他改稻种草。
高中毕业的王田福不断钻研水草养殖,自学专业知识,并购买显微镜等器具,观察各种水草的微生物种类和含量,从最早的单一品种轮叶黑藻,培育出15个品种,业务从单纯的水草养殖扩大到水生态修复,年收入达60万元。
螃蟹的规格和存活率则由苗种决定。陈贤明介绍,多年来,高淳固城湖螃蟹的蟹苗来自山东等地,为了培育更优的蟹苗,高淳建立第一个国家级长江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并带动当地老百姓加入蟹苗养殖。
“80后”周平是高淳区淳溪镇大丰圩的螃蟹养殖户,已有15年养蟹经验,家里80亩蟹塘有50亩用于蟹苗养殖。他说,总结多年的养殖经验,养殖蟹中一方来自本地,一方来自长江水系野生,这样的组合孵化出的蟹苗品质更优、存活率更高。目前,周平养殖的蟹苗已经获得周围蟹农的认可,每年春节后供不应求。
据介绍,高淳全区蟹苗养殖面积超过8000亩,约有1.3亿—1.5亿只螃蟹,约占全国长江水系蟹苗总量的30%。
科技创新,产业链越拉越长
一直以来,螃蟹养殖效益直接受天气影响。为增强市场竞争力,高淳聚焦技术创新,寻找突破口。
当地知名水产养殖饲料行业综合型企业帅丰集团在2016年开始与行业育种和养殖专家合作,引入了世界上首个适应配合饲料的大口黑鲈新品种,并研发出鲈鱼和螃蟹混养模式,每亩增收5000元左右。
淳溪街道“80后”蟹农沈广龙大学毕业后回家养蟹,很快掌握了养蟹诀窍,亩均效益保持在5000元—1万元。为了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周边蟹农,他与金陵科技学院的研发团队合作,利用物联网研发了一套智能螃蟹养殖装备。“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随时查看蟹塘的水温、pH值、溶解氧含量等蟹塘水环境重要指标。”沈广龙说,设备具有自控系统,比如如果溶解氧量低于设定的标准值,系统将自主开启增氧设施。
此外,沈广龙还联合专业团队研发了一个小船形状的全能机器人,可自动投放饵料,还可通过船下的探头随时记录蟹塘水中的各种指标,并将数据记录在后台。沈广龙说,此项目的目标是通过对大量养殖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一个螃蟹养殖最佳效益的模型,做到科学投饵、科学生产,让任何一个没有养殖经验的人都能养出好螃蟹。
固城湖螃蟹在深加工方面也有所突破。高淳螃蟹大亨史团结率先尝试螃蟹深加工,密封包装的“百味蟹”开袋即食,目前已上市销售。此外,包子连锁品牌和善园的蟹黄汤包生产基地项目正式落户高淳。
高淳区委书记吴勇强表示,固城湖螃蟹已成为全区重要的特色富民产业,“一蟹之力”撬动高淳万家致富。全区以蟹为媒,助力经济发展、百姓增收,全区农民来自螃蟹及相关产业的人均纯收入达3000元。
擦亮品牌,催生大批本土代理商和物流队
跟其他农产品一样,固城湖螃蟹也曾经历“默默无闻”阶段。不过,早在1999年,高淳当地政府意识到症结所在,提出品牌化营销,注册了公共品牌“固城湖螃蟹”,并由政府主导在全国进行推介。
从2001年开始,高淳每年都举办固城湖螃蟹节。陈贤明告诉记者,当时高淳就提出“用公益的理念改造传统农业”。
第一届螃蟹节时,政府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品牌推介;第二年开始“走出去”推介,到上海、广州等地举行推介会,成功打开外地市场。
2003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固城湖螃蟹”获得自营出口许可证。那一年,高淳将螃蟹推介会开到了中国香港,之后又通过香港代理商,将螃蟹卖到新加坡、日本以及我国台湾等地。2009年,固城湖螃蟹获得我国第一个螃蟹类驰名商标。
随着固城湖螃蟹的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从原来等外地经纪人上门收螃蟹转变为自己寻找代理商销售,并催生了一批专门从事螃蟹代理的本地经销商和专门从事螃蟹运输的物流队伍。
50多岁的邢华静是最早一批螃蟹经销商,位于高淳水产市场入口的门店已经租了20多年,每年9月中旬到12月,他几乎每天在凌晨2点开始工作,通过电话了解苏州、浙江等地的市场价格后,制定当天的螃蟹收购价。每天明码标价,跟蟹农现金交易。
记者采访时看到,40多平方米的门店里摆满了按重量和公母分装好的螃蟹,共有2.7吨,等着发往常州、无锡、上海等地。邢华静说,经过多年经营,他已有固定客户,包括大型酒店、零售商等,每天根据订单收蟹,当日收的蟹当日运走,他自己租了一辆货车,主要跑江浙沪地区,其他地方的订单则需交由螃蟹物流队运输。高淳水产市场约有300多家螃蟹经销商,每天螃蟹交易量上百吨。
今年是第十八届固城湖螃蟹节,高淳区在品牌推广上的投入已超过千万元。如今,固城湖螃蟹已成为高淳“代言人”,每年螃蟹节期间,到“北上广深”等地推介当地的优良生态和优质营商环境,招商引资。据悉,近三年来,高淳依托螃蟹节这一平台,累计引进超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达58个。
直面短板,增强竞争力带动力
据统计,全市螃蟹养殖面积达37万亩,除高淳固城湖螃蟹,溧水和浦口等地螃蟹养殖产业也已形成规模。
不久前,毗邻高淳的溧水区富财圩螃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至此,我市螃蟹养殖产业已有两个“地理标志”。记者在高淳采访时了解到,不少蟹农认为市场上的螃蟹品牌越来越多,竞争越来越激烈。
随着其他螃蟹品牌的崛起,如何进一步增强竞争力、带动力,成为摆在固城湖螃蟹养殖户面前的问题。
“有了品牌影响力才有竞争力和带动力。”陈贤明说,品质保证永远是核心竞争力,“固城湖螃蟹是老品牌,已有一定市场基础,但与阳澄湖螃蟹比,差距主要在终端市场。”他说,全国各地都有人在卖阳澄湖螃蟹,终端销售人数达10万,如果能发动越来越多的人来卖固城湖螃蟹,市场就会越做越大,市场越大,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发展空间就越大。
让更多的人来卖螃蟹,首先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固城湖螃蟹。去年,高淳区相关部门联合浙江大学CARD农业品牌研究中心进行了品牌推广研究。该中心副主任、杭州芒种品牌管理机构总经理庄庆超说,经调查发现,在全国比较知名的十多个河蟹品牌中,高淳固城湖螃蟹的品质名列前茅,已获得圈内经销商认可,但消费者认知度还不够高,“这是固城湖螃蟹的短板,也是提升影响力可以发力的地方。”他认为,固城湖螃蟹需加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固城湖螃蟹。
本报通讯员 杨军 诸定翔 高晓平对此深度报道亦有贡献